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中山一院、中大一院、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山一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关注度: 62
擅长: 冠心病、甲状腺结节、甲亢、不孕症、中耳炎、鼻窦炎、子宫肌瘤、不孕不育、面肌痉挛、性早熟、过敏性鼻炎、肾病综合征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中山第一医院)成立于1910年,位于南海、珠江沿岸的南方花城广州。中山第一医院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秉承医疗、医疗、救国救世的医疗精神。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市第一医院由广东省公立医学院附属公立医院发展而来,自成立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公益品牌。在过去的100年里,中山先生的世界公益精神不断延续。
医院现由医院总部、东医院、南沙医院组成,委托惠亚医院,入选全国第一批,广东省唯一委员会和省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同领导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并于2018年获得、2019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名全国第六,华南第一,国家三级公立医院最新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等28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选择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前0.5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医院正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疗中心。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医院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自1965年国内首次断趾再植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包括国内首次肾移植;世界第八、中国第一次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中国第一次第三代试管婴儿;中国第一次连头婴儿分离手术;亚洲第一次肝肾联合移植和多器官移植。2017年,世界上第一项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成功实施,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代表中国首次获得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竞赛特等奖。近五年来,医院开展了370项新技术。中国第一座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世界第二座神桥,中国第一座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能制造。率先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监护室医学指南和第一个ICU诊疗指南和管理规范,率先开展全球脓毒症免疫研究和治疗,严重感染的死亡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高,四级手术占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丰硕。
医院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如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内医疗机构拥有湾区唯一的无菌动物平台;达芬奇机器人和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世界上大量先进的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级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名和亚太地区第一名)。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成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30个;主办《中国肾脏病杂志》、《中国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国普通外科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家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韩英哺华,玉仁为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技术好、思想好的好医生,医生、老师、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遍布世界各地,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20世纪60年代,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宇、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八大国家一级教授在这里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曾三次接见毛泽东主席,消灭血吸虫病。八大一级教授后,医院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43人、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专项津贴专家67人;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第一批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队伍的临床教师队伍(全国三大临床医学教师队伍之一);欧洲医学教育联盟首次荣获Honorary 中国专家Fellowship奖。
医院拥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是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和首批国家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业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1个,香港外科学院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全国培养博士2348人,硕士3921人,全国培养进修生23600余人。
大医生,为国为民。医院关心帮助西藏、新疆和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无私地为人类卫生社区的建设做出贡献。
在国家卫生委员会的支持下,医院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国250多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监护病学专业联盟;建立了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2511家县级医院的腹透病学专业联盟,被《柳叶刀》杂志誉为广州腹透病模式。医院帮助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边坝县人民医院、新疆喀什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水平大幅上升,长期向广东封开、惠东、江西南康、于都等地进行造血帮助,帮助当地实现重病,开创高水平医院建设跨区域联动紧密帮助揭阳模式,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张。非洲加纳、大洋洲斐济、中美洲多米尼克也覆盖了医院医疗队的足迹,为人类卫生共同体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先后派出196人支援武汉、北京、新疆(喀什、乌鲁木齐)、黑龙江(绥芬河、绥化)、香港、云南等疫情防控前线和前往塞尔维亚指导疫情防控,就像在抗美援朝、非典、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行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中,中山一院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无敌中山医的责任。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医院继续深化与50多个国家顶尖大学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全面、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模式。
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方面与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乔士林糖尿病中心进行了深入合作。这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国大陆公立医院建立大规模学术合作。
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CITRIS研究中心合作,打造世界上第一家以学术机构为主导的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培养引领未来外科方向的机器人手术专业医学人才。
与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伯明翰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就人才培训、教师培训和临床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伯明翰大学建立了国际临床研究中心;与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级大学结对,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研究团队。
丹心向党,文化凝聚心。医院加强党建领导和文化铸魂,凝聚全院员工力量,以优质党建促进医院优质发展。
医院实施党支部专业建设和党建业务双领导项目,选拔强支部书记队伍,支部书记100%高级职称;加强党员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发展,一批全国主委、国家杰青入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打造蓝帽彩虹桥等党建品牌,在援藏援疆、便民服务等公益活动中践行初心使命。
医院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为契机,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MDT推广管理模式。管理越来越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试点经验获得国务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71期报告和推广。近年来,医院文化形成了以医疗、医疗、救人救国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柯林是中山医学史上的一代医学巨头,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传奇党员。近年来,医院重点推进柯林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柯林精神,将外科大楼命名为柯林楼,设立柯林年度人物奖,推出柯林新苗、新星、新锐系列人才项目。柯林已成为中山医生的典范和精神坐标,近年来,南丁格尔奖得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国十大最美医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德楷模、中国好医生 一大批柯林式好医生好护士,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劳动模范。
肩负使命,初心不变。中山一院将在建设健康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继续谱写荣耀,再创辉煌!
(数据截止2021年4月)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