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山肿瘤、中大肿瘤医院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
电话: 020-87343533
关注度: 465
擅长: 肝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膀胱癌、肾癌、肾肿瘤、直肠癌、结肠癌、淋巴瘤、鼻咽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最早的四家肿瘤医院之一。该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强的肿瘤学基地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特别是华南、香港、澳门、台湾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科地位和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肿瘤医学省部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是广东癌症中心和广东食品管理癌症研究所的支持单位。主办英语学术期刊 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杂志)多次入选中国100家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2014年被SCI收录,目前影响因素10.392(JCR 2020),JCR, 位于Q1区的肿瘤学分类,是国内领先的肿瘤学期刊。
该中心拥有254名硕士导师和166名博士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人。
中心现有越秀、黄埔两个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118张(越秀医院1490张,黄埔医院628张),门急诊118万余人,年住院13万人,医疗业务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医疗技术水平领先,亚洲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开展多种专业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1998年率先实施单一肿瘤疾病首席专家责任制,组织制定多学科综合诊疗计划;近五年来,60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采用全球肿瘤诊疗标准和指南;为大多数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该中心是我国培养高水平肿瘤人才的摇篮之一,为全国特别是广东省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肿瘤专业人才,自1964年以来,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临床医学培训班,培养了5000多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部分人才已成长为全国学术领导和骨干。肿瘤学国家规划教材《临床肿瘤学》主编、肿瘤学。该中心于1990年开始探索肿瘤医院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老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之一。自2014年9月获批第一批国家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以来,拥有10个国家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专业基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同质化的优秀医学人才。
中心作为中国早期成立的癌症防治研究机构,充分发挥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优势,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排行榜(肿瘤学)中排名前两。先后获得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资助。2020年,中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项资助,资助5154万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预算资金912万元。近年来,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7个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创新第一奖1项、广东省科技奖2项、中国医学科技奖6项、教育部高校科技一等奖5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1项。该中心在2020年反映全球科研机构高水平论文产出的自然指数排名中排名全球癌症中心第七。
该中心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德州大学M,与美国肿瘤专业排名第一.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在与我院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姐妹医院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先后与世界先进的癌症防治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如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华威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院、荷兰Erasmus医学中心等,共同开展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
中心通过优化管理体系,促进软硬件建设,建设医疗方便、流程合理、宾至如归的花园人文医院;继承诚信、友谊、奉献、创新的文化因素,形成家庭、团结、进取的优秀文化,多次获得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称号。
该中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天河医院的建设,期待着为国内外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文医疗服务,尽快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肿瘤中心,拥有一流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优雅的环境和科学的流程。
更新时间:2021.04.02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