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北大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院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
电话: 010-62179977
关注度: 1145
擅长: 血管瘤、舌癌、龋齿、根管治疗、拔牙、阻生齿、牙周炎、腮腺混合瘤、口腔溃疡、腭裂、舌下腺囊肿、造釉细胞瘤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简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成立于1941年。其前身是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牙科诊所。随着80年的发展,北京大学口腔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和口腔医学研究所。
医院作为国家卫生委员会委托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始终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厚德尚学 以培养优秀口腔医学人才、保护人民口腔健康、服务国家口腔医学事业发展为己任,精益济世的院训精神,国家队在医疗技术和服务改进、人才培训和团队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科学精细管理、基层高校支持与国际国内合作、党建领导和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作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医院拥有675张诊疗椅、173张开放病床、15个临床科室、8个医疗技术科室、5个分支医疗机构和2700多名在职员工。目前,医院年门急诊服务患者超过179万人,年收治疗住院患者近8000人。医院拥有8个国家重点临床专业建设项目: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儿童口腔、口腔黏膜病、口腔种植;是国家口腔医学质量管理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口腔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是中国唯一一家入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口腔专科医院;是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定点医院,中国冰雪医疗卫生保障定点医院。
近年来,医院不断创新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支持近200种临床新技术和新疗法,努力建设国家口腔疑难重症诊疗中心;致力于推进以患者安全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率先通过电子病历五级认证、互联四级认证、ISO15189临床实验室国际认证。在2018、口腔医院在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排名第一。自2010年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发布以来,已荣获口腔专科第一名(已连续12年);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值(STEM)榜单第1名。
北京大学口腔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人才辈出,是全国仅有的两大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引领。1984年培养中国第一位医学博士,1988年培养中国第一批临床技能型医学博士,2012年培养中国第一位口腔医学双博士,开创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和八年制口腔医学博士培养体系。
目前,北京大学拥有10个口腔医学博士学位,9个口腔医学博士学位,30个临床教研室(组)和基地,72名在职博士生导师、72名硕士生导师和一大批学术造诣高、国内知名、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万人才工程人才、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贡献专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多年来,北京大学的口腔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以倡导创新、引领未来、扎根祖国、面向国际为教育目标,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口腔医学人才。多年来,北京大学一直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以倡导创新、引领未来、扎根祖国、面向国际教育目标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口腔医学人才。在以往的毕业生中,他们关心国家,思想世界各地,积极参与各地的建设,始终为国家和基层口腔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两院院士2人,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副会长13人。
北京大学口腔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评估组的召集人。国家口腔医学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单位;拥有国家教学团队、国家临床教学示范培训中心、十门国家课程;第一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是国家第一批口腔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7个专业基地);是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中国医师人文医学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A+荣获全国首届专业学位水平评估(2018)。自从牙科学科被列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来,北京大学口腔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5次排名世界前20位,最高排名第13位),其中毕业生雇主的评价指标得到了世界同行的广泛认可(2021年排名世界第三)。
医院拥有多个国家平台或基地: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国家口腔数字医学技术和材料工程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口腔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口腔医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国家(口腔)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临床教学示范培训中心、国家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7个专业基地)、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医学创新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口腔)、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还拥有国家卫生委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口腔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口腔数字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科普基地等省部级科技研发平台。还拥有国家卫生委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口腔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口腔数字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科普基地等省部级科技研发平台。为制定国家口腔医学法律法规、公共卫生政策、标准和诊疗规范、考试和人才培训、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研发提供智库支持。
多年来,医院作为智库的核心,帮助制定和推广国家口腔公共卫生政策。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被批准为预防牙医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主持前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由中国口腔医学会主持,北京大学口腔专家参与全过程;在健康口腔行动计划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提供智库支持;并通过学科联合体、远程医疗、教学培训、多渠道开展健康扶贫。支持区域和基层口腔健康发展;依托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科普基地,打造多媒体科普传播矩阵,提高全民口腔健康素养。
作为中国口腔医学会、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国家口腔医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口腔医院分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学大数据学会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标准委员会等国家口腔行业组织的支持单位和主席/主席/主席单位,始终致力于我国口腔医学学科的发展、医生队伍的培养和成长、全民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口援助和联盟的建立,辐射推动全国口腔医学院校的发展。充分发挥技术支持作用,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委托,领导一系列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为制定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划提供专家意见。
北京大学口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肩负使命,响应新疆西藏、京津冀协调发展、京蒙对口支持,依托学科优势,启动口腔医学数字技术研究应用联盟,与50多所大学签订对口协议、远程医疗协议,成立海淀区40多家口腔服务机构。
作为国内口腔医学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40多所海外口腔医学院签署了学术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科研培训合作中心建立了4个国际专家和学者培训基地(WHOCC)、肿瘤与修复重建培训中心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IAOMS)、国际内固定学会颅颌面分会培训中心(AOCMF)、国际口腔种植学会国际学者培训中心(ITI Scholarship Center-Beijing),培养25个国家和地区52名高素质人才;9人担任国际口腔医学领域重要学术组织的领导和委员,17人担任海外大学客座教授,32名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专家担任领导/委员;28人担任国际知名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委员会。每年接待大量外宾,举办大型国际和地区学术会议,已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80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以医院培训精神为核心文化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医院文化,鼓励一代又一代的北京大学口腔人民尽快实现建设世界级口腔医学院的目标,不断开拓进取,追求卓越。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