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卫生部北京医院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
电话: 010-85132266
关注度: 2403
擅长: 冠心病、甲状腺结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肺癌、心脏病、高血压、白内障、房颤、疝气、类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阑尾炎
北京医院成立于1905年,原名为德国医院,二战胜利后改名为市立北平医院。1949年4月,中央军委卫生部带领延安中央医院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医务人员接管了当时的市立北平医院,并随着北京地名的变更改名为北京医院。岁月冲刷了过去的印记,却保留了北京医院的风格含蓄内敛,朴实无华。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写下了北京医院的四字行草,现已成为这里的重要标志。北京医院继承了延安中央医院的重要任务和优良传统,继续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继续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医疗保健的重要任务。
1964年注定是北京医院历史性的一年。今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指示,北京医院对外开放,为普通人服务,已成为北京医院新时代的又一重要责任。
如今,北京医院遵循忠诚保健、关心人民健康的医院培训,已发展成为全社会开放、医疗、教学、研究、预防全面发展的现代综合性医院。它不仅是国家卫生委员会直属的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中央重要的干部保健基地。
北京医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超过55800平方米 现有床位227788平方米 1328张,职工 医生3310人,其中医生 836人,护士 1374人,医疗技术人员 316人,药师 161人。具有正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员及相应职称的高级技术人员 481人,博士418人,硕士418人 医院有496人,有临床和医疗技术部门 48人长期承担中央领导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 局级以上干部医疗保健任务1.5万余人,参保人员医疗保险80万余人。与此同时,我们还接待了大量来自北京以外转诊的疑难危重患者。北京医院有经验和能力承担许多大型国家活动和重要会议,并出色地完成了许多外国元首的医疗保健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医院设立专项资金购买世界领先的设备。目前,该医院拥有世界上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和多个高端磁共振成像系统(MRI),静音、快速、清晰的成像;移动3.0T MRI,满足特殊影像诊断任务的需要;医院购买了一套新的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系统,配合现有的MRI设备,无需手术即可准确治疗深层病变。新购买的顶级计算断层成像系统(CT),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视频诊断数据,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和均衡的高端性能。PET/CT中心设备领先,可为全身肿瘤筛查和复查提供极大帮助。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具有许多先进的放疗功能。目前,医院拥有约22亿元的医疗设备,其中363件设备超过100万元。医院还将根据学科发展和医疗设备技术发展水平,及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北京医院在老年病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神经内科、泌尿外科、中医、老年医学、医学影像、药学、国家卫生委员会临床检查中心、国家卫生委员会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临床护理是国家重点临床专业建设项目。糖尿病、帕金森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前列腺疾病、骨关节疾病、肺部感染、重症肌无力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医院成功进行了4600多次70岁以上的老年手术,其中最高手术年龄为104岁,冠心病介入治疗年龄为91岁,在老年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北京医院保障了干部医疗保健任务的完成,保障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医院里,有以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名誉院长、外科专家吴教授、中国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老年医学专家、名誉院长钱教授、首届国家医学大师李教授为代表的著名医生。他们牢记使命,默默奉献,几十年来,我一直愿意从事平凡而神圣的医疗保健事业;神经内科专家王新德教授、口腔医学专家韩宗琦教授、放射科专家李果珍教授、神经内科专家蒋景文教授、徐贤豪教授、核医学专家屈婉莹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创造了无数救死扶伤、帮助世界的传说;在筑梦新征程、锐意进取的新时代,更像泌尿外科专家王建业教授、心血管内科专家杨杰福教授、放射科专家陈敏教授、眼科专家戴红教授、康复医学专家顾欣教授、神经外科专家王大明教授等中青年医学骨干,在前辈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形成了阶梯骨干团队的核心医疗力量。
北京医院在护理工作中一直处于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林菊英和曾熙媛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积累了深厚的仁爱和谨慎的护理理念。在我院不断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院的保健工作形成了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医院扩大社会开放规模后,1970年成立北京医院护理学校,培养符合我院要求的后备护理人才,先后培养多批优秀护理骨干。1981年,经卫生部批准,林菊英、曾熙媛、蔡中艳、孙红、孙超先后担任护理部负责人,谱写了护理工作的新篇章。自2010年以来,我院护理部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联系单位,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在医院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011年,我院临床护理专业获得第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制,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内涵,实施科学管理,帮助基层医院,提高专科水平和竞争力。自2017年以来,护理部提出了建立学习型护理团队和STUDY系统的战略目标,在患者安全、教育培训、标准管理、专业护理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8年,我院临床护理通过验收,正式授予国家重点临床专业称号;当年,在国家卫生委员会、科技部、北京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各级学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省、市奖13项。目前,我院有中国护理学会(血液净化,ICU、手术室,肿瘤,PICC、急诊、老年、伤口造口)、北京护理学会(血液净化、静脉治疗)ICU、手术室、急诊科、造口、老年人)共有15个专业护士培训基地和多个机构认证的造口治疗师学校实践基地,每年为国家培训近300名专业护士。
多年来,医院以优质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老年病综合医院。医院各科室以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为重点,建立了一批优秀的老年病治疗研究团队。
2015年3月,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北京医院设立国家老年医疗中心。建立国家老年医疗中心,将科研、临床医疗、康复护理与公共卫生政策、卫生管理相结合。国家老年医疗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坚持高定位和国际视野,积极开展老年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示范和推广适当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开展高水平老年医学人才教学培训,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领导;开展国家老年医学临床转化研究,对老年健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组织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及时将国内外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和有效推广。未来,国家老年医疗中心将是医疗、护理、科研、教学、预防、管理和政策制定的七位一体功能的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的核心机构。
2016年7月,北京医院被批准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继2015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成功落户北京医院后的另一支临床研究国家队。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采用三级平台网络框架,以北京医院为中心单位,与62个单位形成协作研究网络,包括21个协作创新核心单位和41个协作创新合作单位,覆盖全国老年医学优势专业,形成覆盖面广、临床资源丰富、管理规范、稳定可靠的临床研究网络。
国家老年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以北京医院为基础,在国家卫生委员会和科技部的指导下,以老年医学为研究特色,以实现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解决老年疾病和功能维护问题,协调中国老年学科临床资源,与具有显著学术技术优势的大型医院形成广泛合作,共同推进我国老龄化健康建设项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益支持。
2019年7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临床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大学)联合成立。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积极为国家、社会和医院培养医疗、护理和技术人才。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承担医学本科临床教学任务、硕士、博士培训任务,近300名学生;作为国家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共有18个专业基地承担住院医师培训任务,住房培训结业统一考核成绩优异;老年医学、心脏、呼吸、外部是国家第一批专业医师标准化培训试点基地,承担专业医师培训任务;积极举办具有医院专业特色和高新技术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课程,接受全国各地的培训任务。
截至2018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医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科研工作中,我院逐步形成了以老年医学为重点的科研特色和优势。2019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在北京医院成立,另一个国家老年医学研究基地正式成立。受科技部和国家卫生委员会委托,多次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和建议,制定与老年医学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文件。目前,医院在省部级及以上7个医学研究平台的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自十二五以来,已获得70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4亿多项科研资金,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科研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影响力论文逐年增加,呼吸肺循环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科技部第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医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搭建高校间科研合作平台,建立青年学术联盟,制定科研奖励和成果转化政策,设立北京医院重大科研贡献奖和院级科研成果奖,组织一系列科研人才培训,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
近年来,医院数百次派专家到相应的支持单位进行咨询、手术和日常支持任务,免费接受基层医务人员到医院学习或访问,免费捐赠数百万元的诊疗家具、设备和药品,造福新疆、宁夏、青海、湖北、甘肃、江西等地。同时,医疗协会项目也启动,北京六家医院实施双向转诊,为患者方便就医开辟了渠道。
主办医学专业期刊5种,其中《中国老年医学杂志》、《中国神经免疫与神经病学杂志》、《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是国家统计源期刊。英文期刊老年医学杂志成立于2018年。《Aging Medicine》,该杂志也是中国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面向国内外的唯一一本英文国际出版物。
北京医院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保障各项业务的完成。经过两代党务工作者的统筹规划和坚持,2015年实现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证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三项荣誉大满贯,跻身精神文明建设国家队行列。
此外,我院还努力建设高效的行政机构和完善的物流保障体系。目前,医院拥有600多个停车位的地下车库、国内先进的洗衣中心、水、电、气供应系统、消防中心和安全监控系统。同时,近年来,门诊、急诊、病房逐步改造,为患者的医疗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医院一直茁壮成长。自1949年以来,北京医院一直承担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干部医疗保健任务。在中共中央和国家卫生委员会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北京医院医务人员始终坚持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不断加强人才培训和思想道德建设。北京医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其次,我院已发展成为组织齐全、人才聚集、技术先进、设备优良、作风优良的中央干部医疗保健基地,为干部医疗保健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毛泽东主席为医院写了医院名称;周恩来总理曾委托:我们必须经营北京医院;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为北京医院提供优质服务、卓越和进步;2004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医疗前线,向值班医务人员表示慰问。2005年,庆祝北京医院成立100周年的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出席庆祝会,向北京医院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并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王刚同志,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主任,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鼓励,激励了北京医院一代又一代的医务人员。
永恒的希望,永恒的爱是贯穿北京医院发展进步的主旋律。115年,北京医院帮助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实现健康梦想。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医院的人们坚持不懈地寻求帮助,铸就了一个艰苦奋斗、无限忠诚、默默奉献、只争朝夕的灵魂。每一个时期,每一代人都肩负着责任,秉承着理想,为百年的历史画卷洒下最美的色彩。在新的历史时期,北京医院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把握医院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职能,创新干部医疗保健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加强人才培训,加快信息建设步伐,使北京医院发展成为党和国家,满足人民群众的现代化医院和中央干部保健基地,为医疗事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