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四川红十字医院、四川红会医院、四川省人医、四川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人民医院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二段32号
电话: 028-87393999
关注度: 1895
擅长: 甲状腺疾病、甲亢、高血压、不孕症、不孕不育、白癜风、胆结石、粉刺、漏斗胸、尿道下裂、血管瘤、肠套叠
四川省人民医院建于1941年,前身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四川省公立医院,1952年被命名为四川省人民医院,1989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2002年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前身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分院)合并,成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2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院上市。2013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挂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牌。
医院坚持一院多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以医院总部为主体,包括青羊院(院总部、皮肤病研究所、省老年医学中心)、洪河院(东院)、温江院区(省精神医学中心)、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实验动物研究所)、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形成了集临床医疗、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发展格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强医院、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2020年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排名第57位,连续四年保持上升趋势,比2019年再上升27位,创下近年来医院最快攀升纪录。2020年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排名第57位,连续四年保持上升趋势,比2019年再上升27位,创下近年来医院攀升最快的纪录。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58位,继续保持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中国医院科技的价值(STEM)综合榜单上,医院综合排名77位,眼科、肾病等18个专科榜单名列前茅。
医院有4432张开放病床,7159名在职员工,1089名高级职称专家。获省部级人才称号200余人,其中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品牌人才17人,卫生部中青年专家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候选人45人,四川省学术技术领导24人,天府峨眉计划22人,天府青城计划12人。全省首家获得互联网医院执业资格,拥有世界一流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天鸡手术机器人、PET-CT、TrueBeam直线加速器等医疗设备进行了器官移植、细胞移植、大血管、瓣膜置换修复(包括TAVI)、Mitraclip等)、高科技手术,如心室辅助治疗,拥有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先进技术,如人类疾病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胰岛细胞分离等,获得国家卫生委员会所有实体器官移植准入资格,临床开展上述移植项目。是国家卫生委员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项目重点联系医院,是国家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和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之一。
医院学科齐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4个(人类疾病基因研究、超声心脏电生理与生物力学、临床免疫转化医学、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级实验室3个,重点医学学科35个。 中国医学科学院外创新单位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四川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0个,省质量控制中心17个,研究机构15个,国家基地多个,医疗合作工作组(中心)形成了强大的优势学科集群,为科研和新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了温江、中和、简阳等多个科研平台(使用和规划使用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立了动物实验(包括灵长类)、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组化、形态学、基因编辑等实验平台可以对细胞水平、核酸研究、蛋白质分析、组织病理学、动物活体监测等进行科学研究。自2011年以来,各级科研项目2400多个,累计科研资金3.39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个(领导2个、子项目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发项目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3个(重点项目1个、重大项目2个、联合基金项目1个、表面项目129个)。NATURE作者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GENETICS、GUT、GENETICS IN MEDICINE、CELL DEATHAND DIFFERENTIATION、ANNALS OF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如SURGERY发表了1400多篇论文。授权专利600余项,专利转化49项。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81项,视网膜疾病基因病原因机制研究、预防和应用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遗传盲疾病基因鉴定和分子机制研究获四川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开放的态度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建立中国第一个异种移植实验室,与犹他大学建立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实验室。《实用医院临床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国家(四川)应急医疗救援队是中国唯一适应高原环境的国家机动队,多次完成4000+米海拔任务;也是参与重大实际作战任务处置的双重队伍,经历了2013年芦山地震、2015年尼泊尔国际救援、2017年九寨沟地震、2019年长宁地震、2020年武汉抗疫、世界首例5G+航空救援成功案例等重大实战检查。该团队目前配备了移动P2+实验室,航空ECMO、负压手术室等高端设备具有三级移动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可独立完成14天的移动任务;医院是四川省应急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中心和四川省应急中心管理单位,是我省应急网络系统建设的领导者,建立了64个市县急救联盟单位和100家联盟医院的急救网络;医院是四川省航空医疗援助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单位,成功执行了中国第一个高原环境ECMO+直升机航空运输等重大任务,拥有中国最大的专业航空医疗救援队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首次选派91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选派21名医护人员赴道孚、埃塞俄比亚等6个地区(国家)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为抗击疫情做出积极贡献。
医院拥有完整的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作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硕士、博士导师300多人。是第一个国家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第一个呼吸危重医学、普通外科、危重医学和新生儿围产期医学国家专家标准化培训基地,第一个试点专家、护士和药师标准化培训基地,每年为社会培训合格住院医师400多人,专家、护士、药师200多人。同时,也是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四川省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基地,每年举办近100个各级继续教育项目,组织数千次临床技能培训和考试。
医院努力履行公益责任, 医疗联盟覆盖全川21个市州,紧密托管医院19家,远程会诊单位408家,专科联盟30个。 。每年派出数百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支持凉山州、阿坝州等,向基层医疗机构送药,培训医务人员。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打造远程医疗品牌,创新实现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精准扶贫+对口支持整合工作模式,实现群众线上线下多渠道有序就医。深入参与扶贫工作,先后参与仪陇县安溪潮村、黎明村、通江县东坪村指定帮扶工作。2017-2019年,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指定扶贫先进单位,医院党委获得省级事业单位扶贫专项奖励。近10年来,医院流动眼科手术车医疗队抵达四川省50多个偏远地区,为2万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复明手术。健康教育电视节目《医生来了》的收视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
党和国家、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关心和支持医院的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听取了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到医院检查指导,充分肯定了医院的工作。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先后到医院检查,亲切拜访医护人员。2021年4月1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来医院调研,主持座谈会,听取工作报告,对医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6月2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同志出席了成立8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开幕式并讲话,对医院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展望未来,秉承德、善、求精、图强精神的省级医生,将目标定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前沿,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临床研究型医院。
2021年11月24日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