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电话: 02869060666
关注度: 539
擅长: 甲状腺疾病、甲亢、乳腺增生、湿疹、甲状腺癌、粉刺、甲减、甲状腺炎、甲亢突眼、带状疱疹、单纯性甲状腺肿、碘源性甲亢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四街20号,毗邻城市旅游文化名街宽窄巷。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康复、预防医学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省级优质中医院的建设单位。四川省第二中医院历史悠久,承载着天道、正宗、人道、医学四种文化遗产,前身建于20世纪60年代,2007年在保留四川省中医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增加了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的品牌。医院坚持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并重的理念,以学科齐全、技术实力雄厚、特色专业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闻名省内外。 医院名医齐聚一堂,才华横溢,技术力量雄厚。曾有全国著名内科专家傅灿冰、陆干甫、刘伯尧;骨伤专家杜琼书、董玉成;肝胆病专家廖孔禹;血液病专家蒋慧军;儿科专家冯世祥、鲍光奕、杨莹洁、姚邦元;针灸专家李伯宁;肛肠病专家徐廷翰等一批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中西医结合专家。现拥有首届十大中医王成荣、吴康衡教授、傅中医传承人傅培宗、全国著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陈学忠、省骨科学术带头人、全国著名骨科专家李先良等优秀专家团队和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术带头人,继承了几代著名中医诊疗经验,临床实践丰富,在省内外同行专家中享有著名的中西医学科和学术带头人。 医院有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等55个诊疗科室,床位800张,科室设置齐全,诊疗疾病广泛,特色突出。全院员工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61人。四川省十大中医药2名,国务院专项津贴专家9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四川省中医药9名。四川省拔尖中医师3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培训)基地、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皮肤专业硕士培训点、肾病、老年病、针灸按摩、皮肤科、骨科、妇科、肛肠、肺、脾、胃等省级重点专业,皮肤科是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皮肤病中医特色研究中心,老年病科是四川省中医老年病防治中心,妇科是四川省中医药妇科疾病防治分中心;国家中医药研究二级以上实验室4个,省级著名中医工作室4个;西门子1.5T MRI、飞利浦飞炫CT、西门子AXIOM DR、以及各种先进的数字超声、病理检查等医疗设备,为患者的医疗、康复、保健、预防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保障。 医院坚持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努力探索祖国传统医学宝库,继承和发扬著名中医药的诊疗经验,以现代科学手段开展临床医学研究。 医院坚持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努力探索祖国传统医学宝库,继承和发扬著名中医药的诊疗经验,以现代科学手段开展临床医学研究。有药理学(中医研究二级实验室)、药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研究实验室)、生理、骨伤骨病(省重点中医药研究室)、文献研究室承担国家各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成果奖40余项。 四川省第二中医药医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四川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高举开放、共享旗帜,加强区域联盟、医疗联盟、技术合作、对口支持等形式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使中医药优势惠及更多人,为四川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