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侨城东路
电话: 0755-86913399
关注度: 563
擅长: 肝癌、肺癌、不孕不育、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血管瘤、急性胰腺炎、肝囊肿、结石性胆囊炎、臀肌挛缩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称湖南中医药医院,是国家重点建设中医药医院。它的前身是湘省国家医院,成立于1934年。医院所在地是历代祭祀医圣张仲景的祠堂旧址,邻近一代民族英雄辛弃疾屯兵营。医院历史悠久。是一家综合功能齐全、专业优势突出、中医特色鲜明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被誉为湖湘中医发祥地医圣故址。 历史渊源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杰出医学家,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写出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医学,被后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他在长沙任太守时,非常关心人民的痛苦,不顾忌封建时代的官方戒律。每个月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他坐在太守堂上,打开衙门,为平民治病,救了无数人,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因此,他一直坐在大厅里行医。据清吕肃高修张雄图撰写 乾隆十二年刊《长沙府志》记载,为缅怀张仲景的历史功德,张公祠于乾隆八年在太守堂原址修建(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在地)。 人才梯队 医院现有在职员工1020人,其中高级职称19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著名中医12人,博士导师7人,硕士导师52人,国家著名中医传承工作室8人,国家著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教师10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研究人才9人,国家中医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中医护理骨干培养对象3人,湖南省高水平卫生人才225工程领导培养对象2人,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 专科建设 医院占地面积14亩,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现有床位1100张,临床医技科41个,专科门诊46个,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妇科4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医皮肤科、肛肠科、中医康复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妇科、脑病科、心血管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中医预防保健科等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11个。中医皮肤科病理免疫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教学科研 医院3个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7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个,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持项目3个,省部科研项目68个,局科研项目108个,省科技成果奖励9个,注册新药1项,专利6项。2011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试验机构,涵盖肛肠、骨科、皮肤、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5个专业。2018年,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备案,可开展40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同时,医院也是湖南省中医院肛肠科、骨伤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的附属单位,具有国家中医特色骨伤治疗能力建设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和中医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协会皮肤病分会主席单位和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专业委员会六个省级协会主席单位。 硬件设施 医院设备精良,飞利浦1.5T高场强磁共振机,GE数字平板C臂机(DSA)、西门子螺旋CT、飞利浦DR、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岛津数字胃肠机、史塞克三晶高清腹腔镜、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彩色超声、C臂、自动生化分析仪、椎间孔镜、高精度新技术医疗设备,如麻醉机、激光治疗机、自动凝血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液透析仪、呼吸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等,实现了诊疗和临床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重道远 在湖南文化历史积累的热土上,医院始终坚持仲景志向,集约化栽培;医学圣风,医院培训,明确医学圣地、蔡北路、中医文化战略定位,坚持综合功能齐全、专业优势突出、中西医结合政策,建立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以人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起点,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是稳步建设我院。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