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对平台:陪诊一家平台的陪诊师需审核认证入驻,均签署规范合作的协议。
2)匹配目标:根据就医目标和实际需求,在平台里筛选匹配合适的陪诊师。
3)综合观察:平台真实公开陪诊师服务信息,方便患者进行决策交易参考。
4)服务效果:平台不定期会对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陪诊师进行把关和助推。
别称: 辽宁省中医院、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院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
电话: 024-31961114(总机),024-31961603(导诊台),024-31961120(急诊)
关注度: 1022
擅长: 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甲亢、慢性肾炎、湿疹、粉刺、咳嗽、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便秘、肾小球肾炎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沐浴在强大的东风中,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辽宁中医药医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经过65年的发展建设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积累,已成为东北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等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之一。医院荣获国家五一劳动证书、国家卫生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文明单位、中国十大中医民族品牌医院、第一批全国人民放心示范中医医院等荣誉。在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院100强中排名第10位,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荣获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和人文医院文化建设典型,在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方面获得冠军。沈阳市委授予医院党委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疾病防治和应急医疗救援基地、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临床药理基地、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特色技术继承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经济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辽宁红十字会中医医院、辽宁中医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
医院率先在党委领导下实施院长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在方向、管理大局、做出决策、促进改革、确保实施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医院有一院三区,即医院主院区建筑面积8.7万㎡,开放床位1500张;慢性病康复院建筑面积4.2万张㎡,700张开放床位;沈本医院建筑面积2.0万㎡,300张开床。2020年年总收入15.89亿元,门诊人数160万,出院人数3.88万。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医院目前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扩建中医药教学科研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总预计1.6亿元,其中地上11层,地下3层,预计2021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
医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现有员工总数2594人,高级职称652人,硕士以上777人,博士导师82人,硕士导师362人;医院批准设立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博士后移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中医目录下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中西医结合目录下一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所有临床二级学科;获国家医学大师2名,全国著名中医1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名,第六批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32名,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8名,著名教师和国家优秀人才在国家医疗机构中排名第一;辽宁省9名中医大师,73名省级著名医生,16名省级青年中医,8名国务院政府津贴,2名年轻学者,2名国家100万人才工程,25名省级100人,21万人,11万人。三位大医名家通过岐黄捕英工程引进,营造浓厚的古中医学术氛围。
医院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6个;心血管、脾胃病、康复科入选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儿科入选培养单位;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急诊基地1个;国家著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3个;中医药医院最佳专科7个,入选国家首批罕见病诊疗合作网。
医院作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承担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临床教学和后期临床教学任务,每年承担1.5万学时,参与临床教师300余人。同时,每年开展30多个高质量的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创新交流中心获得中医专业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批准。辽宁省中医学会中医住培分会成立,荣获首批国家重点中医住培专业基地。
医院确定科技兴院战略,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华落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标志着国家队进入中医科研。医院成功完成基地业务建设第一阶段任务,成绩优异,向国家和人民提交了满意答卷。国家局级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局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5个。2020年,新增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中医心血管疾病),成立中医循证医学研究中心,参与中医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承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批准。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获批1项,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1个。骨质疏松症被列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二期建设疾病。辽宁省2019年获批中医临床重点学(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项目5项,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合作试点项目2项。教育厅一流学科资金支持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33万,一流学科建设项目7个。成功通过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监督检查。正式发布了4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项标准和2项专家共识。沈阳市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是中医领域唯一的候选人。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功通过FERCAP-SIDCER(亚太地区伦理委员会)认证已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家通过认证的医院。同时,医院获得了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中医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的牌匾和证书。这些标志着医院已经加入国际伦理审查研究体系,进一步提高了伦理审查的能力和水平。医院获得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资格评定(CNAS)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证(即ISO15189实验室认证)证书已成为全省第二家获得认证的临床医疗机构,标志着医院具有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和检验技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成为辽宁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指定医院和省内首批核酸检测指定医院,被批准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医疫情防治和应急医疗救援双基地。医疗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正式进入国家队行列。
医院将中医传统疗法与北方地区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疗效,造福一方人民。如:中药外敷、竹罐疗法、中药足浴、灸法、刮痧等中医诊疗技术项目近百项。伏九敷、风湿科春(秋)分免疫敷、呼吸科足底敷等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深受患者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医院注重挖掘整理医院著名中医和临床科室的经验方剂,开发医院制剂品种100多种。以预感颗粒为代表的三种医院制剂,为疫情防控提供辽宁中医方案。
永远保持本色,突出特色,是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门诊设立明医巷国医堂,汇聚国家名老中医和省级名中医,打造学术制高点。在三大战略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四明观,即明学理(继承创新、教书育人、明辨道德)、明医理(德技双馨,救死扶伤,明辨真行)、理性(温暖人民,和谐医患,明辨是非)、明真理(弘扬中医,惠民生,明辨真伪),使三大战略与四明观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在名明中诠释大医的真诚。
沈阳急救中心在我院设立了北陵分中心,是沈阳市五区第一个在中医院设立的分中心,搭建了提高急救能力的平台,提高了三甲医院治疗疑难重症的能力,以满足分级诊疗的定位需求。医院建立康复重症医学科,提高康复区急危重症能力。倡导大妇幼理念,东北地区第一家生殖医学中心设立在综合三级医院,批准试管受精技术,形成生殖中心、妊娠诊所、胎儿病房、妊娠健康一站式服务中心、元西儿童按摩诊所、健康结合病房等全链中高端服务体系类别,实现妇幼中西医合作服务产业链闭环。在不断巩固原有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七个中心。其中,胸痛中心成功通过辽宁省首批胸痛中心认证,再次获得美国心脏协会与中国医学会合作的医疗质量改善项目金奖。它是中国唯一一家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医医院心内科。省三级医院中风中心已获得中风中心批准,并通过沈阳市中风急救地图定点医院验收。肿瘤中心通过省内首批标准化癌痛治疗示范病房。伤口治疗中心挂牌运行,疼痛治疗中心、睡眠中心初具规模。该医院在全省建立了第一个经典的中医病房,开设了重症肌无力、儿童抽动症和癫痫门诊。辽宁省中医治疗中心获批,全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肿瘤分中心筹备建设。
医院认真落实医疗改革的相关要求,成功成立脾胃病、心血管、康复、儿科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专业联盟,自主研发远程医疗合作平台,帮助专业联盟建设;辽宁省第一家以中医康复为主体的综合性民营医院,标志着医院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辽宁中医葫芦岛康复医院建成运营;与庄河九州世纪医院共同建设医疗、健康、护理、旅游新模式,与三亚海云集团合作建设中医健康博物馆,努力建设多元化创新发展平台,让更多人获得中医健康红利。医院积极落实国家三级公立中医药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年终综合奖励计划,建立正确的方向,逐步融入正常的日常管理。
该省率先开设了第一家互联网中医医院,建立了健康咨询、常见病和慢性病在线随访、一站式支付、在线药品配送、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随访等一站式全过程互联网医院智能医疗模式。该平台先后开设了妇科、儿科、内科、外科、专家门诊、发热门诊、康复、医疗辅助、妇幼保健等全医疗部门,450名注册医生在线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4.3万人享受健康咨询服务,电子处方数达9000,在线配送服务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2020年应势开展云贴敷,订单数超过2万笔。
医院注重创新宣传模式,使国医走进百姓家。先后推出冬季膏方养生文化节,开启辽派膏方先例;举办中医文化节,共享中医文化盛宴。《健康报》利用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辽沈晚报》、《中医药报》等多家媒体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医院《中医养生知识讲堂》已经开讲了100多期,不断受到好评。辽宁省卫生教育示范基地被批准为辽宁省科技推广基地,入围年度医疗互联网品牌影响力和辽宁省健康宣传20强,医院“辽宁中医”月刊荣获国家卫生计划体系优秀医院报纸奖,建立了国家、省、学校、医院媒体四级联动宣传模式。编写《岐黄战疫》一书,记录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历程,进一步凝聚辽宁中医抗疫精神。
医院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联系,接受了大量的外国研究生,并派专家到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泰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中医专家门诊,为中医服务全人类做出积极贡献。
春秋实,桃李芬芳。在全国首批人民放心示范医院和全国百强医院的基础上,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先进集体、国家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中医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医院文化管理荣誉奖、国家安全医院活动突出集体、省优质服务模范单位、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竞赛模范单位、省卫生部直接先进单位和改革创新奖、医疗卫生机构、沈阳十大医院、沈阳风格建设单位等荣誉。
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战疫答卷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38红旗集体全国卫生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全国抗疫最美家庭省级青年文明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妇女成功典范、辽宁省抗疫最美家庭最美沈阳人最美白衣勇士等荣誉。
六五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深耕,决心开始新的旅程。医院秉承继承、创新、现实、仁爱的医院培训精神,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继承本质,创新,积极服务和融入中国健康辽宁战略,全面保障人民健康,促进高质量发展,突出公益内部统一,不断满足中医服务需求,撰写辽宁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朝着建设具有中医特色和本色的国家标志性中医院的美好愿景迈进。
提交工单号为:Y-123
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客服立即联系